1958年迁现址后,曾名"反修路小学"、"红旗路小学"、"绵阳市成绵路一小"。1998年涪城区人民政府投资600余万元新建了教学综合大楼、校门及附属设施,1999年7月合并原绵阳市成绵路二小后更名为"绵阳市成绵路小学"。学校现辖本部和分部两个教学区,占地面积75151.49平方米,建筑面积7950平方米,现有42个教学班,学生2400余人,在职教师120人,是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之一。
学校拥有七大系统(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、VOD多媒体教学双向点播系统、城域宽带网络系统、闭路电视系统、有线程控广播系统、计算机管理系统、智能监控系统);六大中心(图书资料中心、远程教育资源中心、多媒体教学中心、网络管理中心、艺术教育中心、科学实验中心);九室(计算机室、多功能阶梯教室、电子备课室、图书阅览室、科技创作室、自然实验室、广播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);三厅(电视演播厅、舞蹈排练厅、网络教学厅),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校迅猛发展作下了坚实的铺垫。
学校还拥有一支职业道德高尚、专业知识宽厚、教学水平一流、善教会研的教师队伍。在成小教苑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国优、省优、市优教师,省、市先进德育工作者,涪城十大杰出青年。100%的青年教师已达专科以上学历,80%的教师已达本科,学科均有省、市、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,每年均有上百篇(次)赛课、教研论文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区获奖或交流。
成绵路小学办学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硬件设施完善,名师荟萃,业绩一流,特色鲜明,是绵阳市小学教育最耀眼的旗帜之一。学校曾先后被授予"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"、"四川省电教示范学校"、"绵阳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"、"四川省百名特色学校"、"绵阳市科技基点学校"、"校风示范学校"、"绵阳市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校""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"等称号。曾先后受到人民教育、中国教育报专访,省教委、共青团省委领导多次到校检查、指导工作,九八年还接待了德国少年乒乓球队来访。素质教育、特色育人。每年均有几百人次学生在全国、省、市、区获奖或交流。
成绵路小学是21世纪人才的摇篮,成功的希望从这里升起!
成绵校区 1. 成绵路所有单双号(含中集新村、福安巷)。 2. 剑南路西段1号--65号的单号。 3. 剑南路西段10号--18号、26号的双号。 4. 富乐路小于等于13号的单号、小于等于6号的双号。 5. 长虹大道中段100号--118号的双号。 6. 临园路东段大于等于20号的双号。 7. 涪城路1号--113号的单号。 8. 涪城路2号--16号的双号。 9. 滨河南路2号--20号的双号。 10. 会仙路、会临巷、新华巷、勇拓洋楼。 滨江校区 1. 剑南路西段2号--8号的双号。 2. 跃进路小于等于129号的单号,大于等于6号小于等于48号的双号。 3. 滨江路的所有双号,小于等于37号的单号。 4. 沿江一队。 跃北校区 1. 西山东路大于等于48号的双号、大于等于45号的单号。 2. 跃进路北段小于等于88号的双号;滨江路大于等于39号的单号。 3. 跃进路北段小于等于17号的单号。 4. 长虹大道中段小于等于8号的双号。 5. 高水中街小于等于6号的双号、高水南街小于等于9号的单号。 6. 跃进路大于等于131号的单号,大于等于50号的双号。 7. 清青雅苑。
40班制
1.小学、初中新一年级学生入学:2022 年 8 月 31 日前年满 6 周岁儿童和 2022 年小学毕业生,根据“划片招生,就近入学”和“参照户口,依照住地”的原则,在划定的应就读片区学校报名。家长于 5 月 20 日-6 月 20 日在网上进行就读小学、初中新一年级学位申报,填写相关信息,按要求上传:(1)户口簿,(2)房产证明(不动产证、房产证、购房备案合同任意一项)照片,乡镇和村改居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只需要提供户口簿照片。 2. 空挂户籍和挂靠户籍入学:由区教育和体育局统一调配学位。 (二)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2022 年8月31日前年满 6 周岁儿童和 2022 年小学毕业生,户籍未在我区范围内,根据《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绵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22 年秋季招生事项的公告》符合我区随迁子女就读条件的,户籍在我区乡镇范围内,符合我区城区学校随迁子女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,网上填写信息后,上传下列材料照片进行申报。 (1)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和子女的户口簿;(2)父、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与我区辖区范围内用人单位依法签订 的《劳动合同》,或我区辖区范围内的工商营业执照,或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证明;(3)截止 2022 年 4 月 30 日,当年在绵阳城区连续依法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满 3 个月的证明;(4)截至 2022 年 4 月 30 日,在我区居住满半年及以上且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明(居住证、暂住证、房产证明任意一项)。审核合格后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学位。 申报时间:2022 年 5 月 20 日—6 月 20 日。 (三)符合各类优待政策人员的子女入学 烈士子女、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、高层次人才子女、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政策的优抚对象,先按照所属类别(辖区内户籍或随迁子女)在网上申报,然后在 5 月 20 日—6 月 20 日向区教体局基础教育股提交申请并提供各优待类别的佐证材料(绿卡持有人按照市局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局基教科申请)。审核合格后,由区教体 局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好教育优待政策
占地面积75151.49平方米,建筑面积7950平方米,现有42个教学班,学生2400余人,在职教师120人,是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之一。
学校拥有七大系统(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、VOD多媒体教学双向点播系统、城域宽带网络系统、闭路电视系统、有线程控广播系统、计算机管理系统、智能监控系统);六大中心(图书资料中心、远程教育资源中心、多媒体教学中心、网络管理中心、艺术教育中心、科学实验中心);九室(计算机室、多功能阶梯教室、电子备课室、图书阅览室、科技创作室、自然实验室、广播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);三厅(电视演播厅、舞蹈排练厅、网络教学厅),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校迅猛发展作下了坚实的铺垫。
学校还拥有一支职业道德高尚、专业知识宽厚、教学水平一流、善教会研的教师队伍。在成小教苑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国优、省优、市优教师,省、市先进德育工作者,涪城十大杰出青年。100%的青年教师已达专科以上学历,80%的教师已达本科,学科均有省、市、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,每年均有上百篇(次)赛课、教研论文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区获奖或交流。
成绵路小学办学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硬件设施完善,名师荟萃,业绩一流,特色鲜明,是绵阳市小学教育最耀眼的旗帜之一。学校曾先后被授予"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"、"四川省电教示范学校"、"绵阳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"、"四川省百名特色学校"、"绵阳市科技基点学校"、"校风示范学校"、"绵阳市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校""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"等称号。曾先后受到人民教育、中国教育报专访,省教委、共青团省委领导多次到校检查、指导工作
九八年还接待了德国少年乒乓球队来访。素质教育、特色育人。每年均有几百人次学生在全国、省、市、区获奖或交流。 成绵路小学是21世纪人才的摇篮,成功的希望从这里升起!
[一]、学校发展总目标: 打造以德育为核心,科研为先导,质量为生命,艺体科联动推进品牌的"和谐、特色、优质"学校。 (1)、和谐:人际交往和谐、教师发展、学生发展和谐、校园文化、管理文化和谐。 (2)、特色:教有特点、学有特长、挖掘潜能、彰显个性,在学科教学、学校特色多元发展的基础上,打造特色项目、品牌学科、特色教师、特长学生。 (3)、优质:管理优化、师资优良、办学优质。 [二]、行动口号 ⑴教育就是服务,服务始于尊重,尊重孕育创新 ⑵启迪智慧、放飞个性、健全人格 ⑶让每一位学生开心、让每一位教师舒心、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⑷育人是根本,质量是生命,校风是灵魂,教学为中心,科研为核心,教师是关键,后勤是保障,领导是标杆。 [三]、培养目标 我们要致力于培养"学会劳动、学会健体、学会做人、学会学习、学会合作、学会审美、学会创造"的、既有良好科学素质、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,全面和谐、主体性强的小学毕业生。 [四]、具体措施: (一)创设人本化的环境――以人为本 学校将继续高举"以人为本"的管理理念,坚持依法治校、民主管理,面向全体教职员工,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,面向社会,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学生学习的乐园,教师工作的乐土,力争达到让每一位学生发展、让每一位教师舒心、让每一位家长放心的目标。 1、校园环境――舒适愉悦 我们要把校园环境建设当作学校一块特殊的课程--隐性课程建设来看待。我们需要努力建设一个如诗如画的、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,要让校园环境对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无声而有力的教育。校园建设将本着"统筹规划、分步实施"的精神,多方筹措资金调整布局,继续加快校园的绿化、美化工程,做足育人文章,使学校四季绿树成荫、鲜花不断;时时有音乐,处处有艺术;宣传栏里佳音连连,荣誉窗里金光闪闪;抬头可见师生作品,转首便是名人名言,要用美的环境来培育美的心灵。力争在3年内把我校校园建设成净化、绿化、美化、香化、人文化的校园。 ⒉制度环境――民主宽松 教师是学校的真正主人,只有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学校才能获得发展的潜力。在宏观管理方面,学校将继续完善教工代表大会制,除了重大决策交由教工代表讨论以外,在日常管理中将主动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。在科研机制方面,学校将继续完善教
暂无数据
服务热线
0816-2202828
(周一至周日全天)
隆达好房
微信公众号:隆达房产
Copyright © 2010-2021 隆达好房All rights reserved.
蜀ICP备2022013314号 牧子云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