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楼市寒冬,被清算、被破产的房企时有发生,但每一次响雷时,都会震惊市场。
这不,房地产的天空又有惊雷响起,又一大型房企陷入危机,虽说这已经不算是什么重磅新闻,同时也不是这家房企首次陷入危机,但对市场的影响却无法消除。
这家房企就是碧桂园。
想当年,碧桂园因在楼市中的重磅地位,被冠以“宇宙房企”的称呼,其辉煌成绩更是多年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。
自从有了“三道红线”以后,碧桂园变得非常的谨慎,如履薄冰地的持续发展,避免踩线,但即便如此,在当下楼市艰难行情中,其依旧无法避免各项指标的持续下滑。
这次,有报道称,碧桂园如今又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,更要命的是,这两笔美元债都未能按时兑付。
消息一出,有人甚至发出灵魂拷问:“碧桂园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?”
据网上的公开信息显示,从债务量来看,截至2022年,碧桂园总资产为1.74万亿元,总负债1.43万亿元,可以说这样的负债也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。
高负债下,碧桂园也一直都在积极的自救中。
控制成本,缩减规模,暂缓拿地,加大力度销售,所有的操作,都在为了保命。
在全国,碧桂园的项目有很多,虽说今年的市场出现了一波楼市热潮,但整体是高开低走,犹如过山车一般。
在今年1—7月份,碧桂园权益销售额排名已经跌出前三,刚过去的7月份,权益销售额约120亿元,这一数据较去年相比,大跌约六成。
在7月31日,碧桂园发布公告称,根据管理层现时可得的资料,以及碧桂园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管理账目之初步评估及现时可获得之其他数据,对比2022年6月30日半年度之净利润约19.1亿元(人民币,下同)和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49.1亿元,预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可能录得未经审核净亏损。
这份公告中,字里行间表现出碧桂园自身面临的压力与困境。
其实,从内心深处讲,希望碧桂园可以渡过难关撑下去,毕竟作为全国大型房企,它修建的每一套房子,背后都是一群努力生活的买房人,所以再难也一定要撑到把期房都圆满交付。
那绵阳有没有碧桂园项目,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形呢?
早在2017年,碧桂园首次进驻绵阳,但是没有选择主城区,而是在江油开发了碧桂园在绵阳的第一个项目——碧桂园绵州府。
绵州府的大获成功,也让碧桂园在绵阳的发展开了挂一下,先后又在江油落下几子,其后又在三台、盐亭、梓潼等地布局。
直到2021年6月,碧桂园才在绵阳主城区园艺山板块摘得一宗约20.87亩的地块,后开发案名为碧桂园天麓,而彼时,碧桂园在绵阳的口碑早已经急转直下。
作为占地约20亩的项目,碧桂园天麓规划有两栋楼,各分为两个单元,规划有270户,主打建筑面积约为97—120㎡的精装户型。
项目于2021年12月取得预售证,开始销售,截止此时,已备案248套房源,也就是说目前项目可售房源所剩无几。
虽说碧桂园陷入危机,但是就目前来看,碧桂园天麓项目整体修建情况还算良好。
在现场,可以看到,项目两栋楼已经全部封顶,外立面基本全部呈现,玻璃、阳台护栏这些也几乎全部安好,仅看建筑主体的话,可以称为准现房了。
不过今天在现场我们也看到项目工地大门紧闭,从缝隙看,项目绿化这些似乎还没有正式启动,按照天麓对外释放的信息,项目计划于2023年12月31日交付,照此情形看,还剩5个月完成后面的工程,还是挺赶的。
当然,天麓目前所呈现的现状对于已经购房的客户而言,也算是一个较为正向的安慰,在“保交付”的大环境下,业主收房还是有望的。
前面我们也提到过,碧桂园的自救行动也一直在开展,保交楼的底线也在努力完成中。
在去年碧桂园交付近70万套房子,今年的任务也是70万套,上半年已经完成27.8万套的交付任务。
但有个事实也是无法逃避的,公司陷入危机,缩减成本是一定会做的。
而现在天麓项目所剩房源不多,项目已经没有什么产值,想抠钱下来,能玩的花样或许只有简配了,所以天麓项目的绿化会不会如初所讲,这个只怕大家都会打一个问号。
最后,我们也想去营销中心了解一下目前所剩房源的销售情况,但入口处的大铁链子似乎在谢绝到访的所有人。
虽说,铁链子并没有锁,但门是推不开的,望向营销中心里面,空无一人,毫无生机……
想了解更多的房产资讯请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隆达好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