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,楼市最终在高高跃起之后,又回归了平静,而整个楼市似乎都在等着更猛的政策。这不,下半年刚开始,第一个政策就来了。7月10日,央行和银监总局联合出手发布《通知》,延长“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”的政策期限。也就是说,允许房企的存量融资与专项借款继续展期至2024年12月31日。
、
去年11月13日,央行发布16条史无前例的救市政策,简称“金融16条”。但政策有效期仅6个月,不足以解决房企和楼市的问题,继而延长政策有效期1年。《通知》中提到,“支持开发贷款、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”,给了房企一年的还款“宽限期”。还提到,“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”、“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”等,“宽限”房企的融资时间。
现在开发商最缺的就是现金流,此时延期,能为房企提供更宽松、自由的金融环境,这种金钱上的直接利好,对于房企而言,无疑是重磅利好,雪中送炭!开发商资金压力一小,不仅能提高项目的竣工率,化解风险,也能让有实力的企业,可以寻找新的开发机会。
图源网络
这个政策对于房企来说的确是利好,但能解决问题吗?回想去年“金融16条”刚发布的时候,被形容为“史诗级救市”,彼时,房企们信心大涨。
但如今,半年过去了,大多数房企,尤其是民企,依然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,没有充足的现金流,比如退出绵阳的某科,又比如退市的蓝光地产。
这又是为什么呢?因为,金融机构会优先选择相对更优质的房企放贷,而面对已经出了问题的房企,银行是不愿贷也不敢贷。出于风险的控制,银行的差别对待,最终也导致钱主要流向了国企、央企和部分优质的民企。
据人民银行统计,2023年一季度末,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.3万亿元,为2021年以来首次超过13万亿元,不过贷款主要流向国央企和部分优质民企。
据中国经济时报消息,“金融16条”出台至今,房企总授信额度就已超过6万亿元,但受益企业主要以国企、央企为主。仅5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及民企授信额度超过1000亿。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中小民营房企获得信贷融资仍然十分困难。所以,这次延期《通知》里提出了“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”、“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,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,可予免责”的新要求。
不管怎么样,这给大部分房企提供了喘息的机会,这对稳定和提高市场信心和预期,加速风险出清,加快商品房库存销售,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市场意义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从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,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,比起政策延期,下半年的市场需要更强的刺激政策。
想了解更多的房产咨询请点击隆达好房小程序!